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

20080612深入淺出談天文(研習)

第一節:電腦星圖軟體在天文教學上的應用 旗津國中 張祐綜老師

1.國小與國中的教學內容
  • 地球和太陽
  • 書夜與四季
2.可使用的一些軟體:
  • CyberSky
  • WJ-SKY(屏師蘇偉昭教授研發)=>只要推廣這一套
  • 星座盤(FLASH)
    *英群國中 黃昭雄老師
    *花崗國中 王建忍老師(月相盈虧、四季成因)
  • Stellarium
  • Google Earth
  • StarryNight(Backyard EDU,付費版)

=>說實在這一節課,除了知道有一套 WJ-SKY 可應用於教學上外,收穫並沒有很大!當初以為「電腦星圖軟體在天文教學上的應用」,會以自由軟體Stellarium為主,並介紹此軟體如何在國小或國中來天文教學,並將此「教學模組」帶回應用在課後班或五年級的天文教學!

第二、三節課 天文科學的教材教法-由認識星空的課堂談起 台大物理暨天文所 孫維新教授

這教授更是有趣,口才及學術更是一極棒,雖然是以「天文科學」為題,但說到天文的部分很少、盡是從「老師的主要責任」、「教師和演員的相似處」...等細微之處著眼,雖然與當初所要聽的不符,但獲得不少感動,是一場不錯的演講!

1.教師的責任:(是一種「理想」)

  • 是由一旁協助啟發而不是在前方領導前進
  • 是引起興趣而不是強迫學習
  • 是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、思考答案,而不是由教師敘述問題、提供答案
  • 重要的是讓這個課目看起來有趣,學生產生了興趣,希望多知道一些相關知識,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。

2.教師與演員的相似處:

  • 創造一個舒適愉快而沒有阻力(但有壓力)的環境,讓聽者能接受自己希望傳達的觀點和訊息。
  • 準備豐富的內容
  • 注意自己的身體語言
  • 注意聽者的情緒變化。(壓力和懸疑,SSS(懸疑、驚訝、滿足))
  • 說故事而不是趕進度。(內容包裝成「故事」)
  • 注意「故事」內容流暢。(即使自己知道很多,但也不一定都要講出來)

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有:

  • 多聽別人的「求學史」(每場演講前先用5分鐘的「求學史」來開場)
  • 多一點感動與敏感,身邊就會多一些故事,故事包裝後,就是很好的教材~~
  • 由同學上台模擬日、月、地的關係(很有趣,而且小朋友可以藉此活動更加了解地球、月亮的關係,四年級的上學期自然課可應用到)
    月:自轉等於公轉的週期(所以月球都是用同一面對著地球)
    地:月球繞一圈,地球要自轉約30天
  • 另外,一個外國人的11歲小朋友,向他媽媽要求購買電腦,媽媽說:「你告訴我,要有哪些零件才可以組成一台電腦?我再帶你去買!」,這小朋友花了二星期的時間去進行研究、找到解答!買完零件後,又花了二個星期,終於把電腦組好!如果是台灣的父母呢???

沒有留言: